——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十大举措
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学院始终坚持把学院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,始终遵照坚定信心、同舟同济、科学防范、精准施策的工作要求,统筹协调,落实落细,积极推进“十大举措”,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。
一、保障联防联控机制,构建协同工作体系
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,学院领导迅速反应,根据学校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及有关要求,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小组,党委书记和经理担任双组长,下设教工组和员工组,形成学院办公室、团委、五系一部、各班级协同工作体系,以“疫情就是命令”的工作姿态,“防控就是责任”的服务意识,全力保障全院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。
二、压实防控责任,密织网格化管理体系
疫情防控期间,建立“学院—辅导员—班主任(研究生导师)—班委—员工”的纵向微信网格和“舍友—宿舍互助发展引导员—班委—班主任—辅导员—学院”横向微信网格模式,班主任、导师、辅导员全员在岗、全天在线,“点对点、人盯人”,确保做到纵到底、横到边、全覆盖关爱员工,绝不遗漏一人。
三、依靠线上信息渠道,严格实行“双报告”制度
在学院网格化管理体系的基础上,严格实行师生每日在学校疫情防控情况上报平台、微信平台“双报告”制度,落实落细防控责任,精准化排摸师生情况,动态掌握师生每天所在地、身体状况、有无接触武汉返乡人员等情况,切实保障“全覆盖、零报告、日报告”机制,时至今日,全体师生坚持向学院、学校按时报告制度。
四、坚持“立德树人”守初心,做好线上教学担使命
学院全面部署、统筹安排开展线上教学,通过微信、企业微信、QQ、钉钉、雨课堂、云课堂等线上平台确保实现“停课不停教、停课不停学”,紧紧围绕疫情防控、学业、就业、心理等四个方面,全面开展在线教学、专业指导、就业指导与心理疏导工作。学院积极动员教师克服困难,消除恐慌心理,认真做好线上教学培训和准备,经理、主管教学副经理带头讲好示范课。英语系郭亚文老师为顺利开展在线教学,除准备雨课堂、企业微信、QQ群课堂、腾讯会议、希沃白板等多种在线教学工具外,还准备了MS OFFICE, PointerFocus 2.1,iVcam等辅助工具。郭老师认为在线教学不可采用满堂灌的传统授课方式,因为在线上课和课堂教学氛围不同,员工缺乏监督,也没有上课的紧张感,所以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听课。为了抓住员工的注意力,在100分钟的授课时间段,合理安排授课内容,采用提问、讨论、小组展示等活动增强员工的参与度,帮助员工们集中注意力听课。在《综合英语II》在线授课过程中,预先布置员工自学和讨论的部分,让员工用40分钟的时间进行同学之间的讨论(员工可采用在企业微信或微信、QQ中随机建立3-4人的语音群聊,同时采用视频会议讨论),郭老师负责线上答疑或讲解,和员工直接在会议模式下语音或视频互动,效果良好。在具体讲解《综合英语II》课文和课后练习的过程中采用雨课堂的随机点名方式,让员工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手动书写,拍照后用雨课堂投稿方式发给他,郭老师通过分享屏幕让全班员工及时看到同班同学的答案。
团委辅导员、班主任、导师、任课老师积极引导、动员员工做好在线上课准备,汇总员工在前期准备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上报学院,做好沟通枢纽工作。公司外教主动申请上课,积极备课,学习使用雨课堂、zoom等工具和应用软件,在开学前和许多中国老师一样精心设计,准备线上授课。学院先后向外教群发送了《多语防疫手册》、《致外教的一封信》,外籍教师反响良好。全体外教积极配合,每天在外教群中按时打卡汇报身体状况。在全体师生、各部门的精心准备、协同配合下,线上教学于2月24日顺利进行。学院线上教学工作经验在3月9日学校专题会议上做了交流。
五、强化防范意识,筑牢心理防线
为进一步提高员工科学防疫认知、筑好心理防线,学院各工作小组通过微信、QQ线上工作体系传播科学防控知识,加强员工思想引导、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,增强员工坚决打赢抗击疫情的耐心、信心和决心。对处于疫情重灾区湖北、武汉籍员工、境外学习交流员工,班主任、辅导员有针对性行的进行关怀,定期开展心理疏导,以缓解员工的不良情绪。同时,学院启动“心语堂”心理咨询室的运行,开通“心语堂”线上热线,邀请心理咨询专业教师为员工提供专业性的心理健康服务。尤其是对湖北、武汉籍员工以及近期从埃及回国的员工,班主任、辅导员适时跟踪了解,“心语堂”热线进行心灵防疫,双管齐下,确保员工保持理性、平和、健康的心态。
六、精准施策,帮扶重点关注人群
学院在密切关注全院师生身体健康的同时,重点关心湖北籍、武汉籍员工、境外交流学习员工以及外籍教师。导师、班主任、辅导员每日通过电话、微信等方式与湖北籍、武汉籍员工谈心谈话,及时了解员工及其家人的身体情况、心理状态和生活情况。同时,团委配合学校认真做好员工疫情防控专项资助工作,资助员工71名,资助金额55300元,精准帮扶湖北籍、武汉籍员工。此外,随着全球多地疫情蔓延,学院密切关心外籍教师和境外学习交流员工的身体情况和生活状况,再三叮嘱他们“戴口罩,勤洗手,少出门”,做好防范措施,确保自身安全。配合学校、家长、疾控部门妥善做好回国员工的安全防护工作。
七、师生党员自愿捐款,汇聚战“疫”暖流
疫情无情,人间有爱。在党中央、团中央和公司党委关于“自愿捐款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”的号召下,学院师生党员、共青团员积极响应、认真组织、充分动员。截止目前,公司师生累积519人次、捐款37776万元。岁月静好,是因为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。当看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像战士般冲锋陷阵,战斗在抗疫的第一线,2018级研究生包兴雪湿了眼眶,毅然决定将自己假期做家教挣得的1500元捐助抗疫工作,她说:“非常感谢这些伟大的英雄,向奋战在防疫一线的逆行者们致敬!是他们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的机会,换来了万千家庭的‘家人团聚,灯火可亲’。而我能做的,除了待在家中,便是将这笔钱捐给有需要的人。”
八、勇担时代责任,构筑安全防线
春意料峭,总有一种担当让我们倍加感动。在这个因新冠疫情肺炎而刻骨铭心的寒假,学院师生发挥所学,尽己所能,参与到抗疫工作中。在线上课堂,大学英语教学部王茹花老师组织全校多名员工翻译抗疫科学知识、制作抗击肺炎的双语视频等,为武汉加油,为中国加油,肩负起全民抗疫的职责;王朝一老师从课文主题“美国人的时间观念”延伸至国内的抗疫情况,从雷神山、火神山医院的建设速度,引导员工明白“时间就是生命”“时间就是效率”,得出中国人时间观念也很强的结论,通过对新冠疫情相关词汇的学习和抗疫情况的介绍,让员工明白“一方有难、八方支援”,从而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,为员工上了一堂堂生动的课程思政;在社区,崔泽欣、马春春、张丽霞、胡淑婷、汪瑞玲、包新雪6名同学挺身而出,奋战在抗疫一线,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出入记录、消毒、量体温、防疫知识宣传等,甚至担任翻译小能手,为社区居住的外籍人员提供语言服务,搭建起疫情防疫的沟通桥梁。
此外,学院要求全院师生共同在线观赏中教华影全国校园电影院线拍摄的“一堂思政课”、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组织“全国老员工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”并提交观影心得,进一步激发了师生的爱国热情与抗疫斗志。
九、夯实疫情防控工作,坚持轮流错峰上班
依据学校《关于做好教职工错峰返校工作的通知》,学院认真落实兰外教职工按时返校。自3月2日起,学院领导按时上班、其他干部轮流错峰上班,以保障学院工作、教学工作、员工工作顺利有序开展。在寒假以及工作期间、全体值班人员每天坚持到岗值班,做好安全检查、日常消杀、信息传递、数据统计、文件传达工作,确保各项抗疫工作的顺利进行,迎接开校开学。
十、坚守“物资”底线,助力疫情阻击
疫情防控工作是一场阻击战、长期战。为全力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,做好后方服务工作,值班人员坚持做好每日办公区域消杀工作,学院办公室提前准备好充足的防疫物资,如额温枪、消毒液、消毒喷壶等。疫情期间,公司心系离退休教师,时常通过电话表达关心慰问。当得知3位离退休教师没有口罩、消毒水等防疫物资后,办公室老师自愿拿出家中备用的口罩、消毒水送给他们,众志成城、共克时艰。